表面沾污儀是一種用于測量放射性核素的輻射監測儀器,主要針對產生α、β等射線的可造成內照射的放射性物質進行檢測,以防止人身及衣物沾染放射性物質,從而避免對身體和環境造成污染,危害公共安全。其工作原理基于放射性物質釋放出的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特點。當放射性物質釋放出的射線(如α粒子、β粒子、γ射線等)與物體表面相互作用時,會產生不同的信號響應。這些信號響應被儀器內部的探測器捕捉并轉化為電信號,經過電子線路處理后,以數字或圖表的形式顯示出來,從而實現對表面污染程度的定量測量。
1、探頭
類型多樣:根據檢測需求和目標污染物的不同,探頭可分為充氣式、丁烷或P-10的正比計數管,以及半導體探測器等。例如,在放射性污染檢測中,常使用正比計數管來探測α、β粒子;而在一些高精度的電子行業應用中,半導體探測器因其高靈敏度和快速響應特性而被廣泛采用。
可互換性:部分表面沾污儀的探頭具有可互換性,方便用戶根據不同的測量場景和需求更換合適的探頭,以實現對不同類型污染物的檢測。
保護設計:探頭通常配備保護蓋,在儲運時可以保護探頭窗膜。同時,有些探頭還會加有相應的屏蔽材料,這些屏蔽材料不僅可以有效阻擋不必要的αβ射線,減少背景干擾,還能對γ測量起到良好的能量響應補償作用。
2、顯示器與操作界面
直觀顯示:一般配備帶背光的點陣液晶顯示器,能夠清晰地顯示測量讀數、單位、測量狀態等信息,方便用戶直接讀取數據。
操作簡便:通過手柄按鍵或觸摸屏幕等方式進行操作,用戶可以方便地設置測量參數、切換測量模式、查看歷史數據等。并且,一些儀器還支持手動清零計數和自動清零計數兩種工作方式,以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3、報警系統
閾值報警:具有超閾值報警功能,當測量值超過預設的報警閾值時,儀器會發出聲光報警信號,提醒用戶及時采取措施。這對于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污染風險非常重要。
超量程報警:當測量值超出儀器的量程范圍時,也會觸發報警,避免因測量數值過高而損壞儀器或導致測量不準確。
電池欠壓報警:為確保儀器的正常運行,在電池電量不足時會發出報警提示,以便用戶及時更換電池。
4、電源系統
多種供電方式:常見的供電方式包括電池供電和交流電源供電。電池供電使得儀器具有便攜性,適用于現場檢測和移動監測;而交流電源供電則保證了儀器在固定場所使用時的穩定性和持續供電能力。
低功耗設計:采用先進的電路設計和節能技術,降低儀器的功耗,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這對于需要長時間連續工作的應用場景尤為重要。
5、外殼與機械結構
堅固耐用:外殼通常采用高強度的工程塑料或金屬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和抗震性,能夠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中使用。
緊湊輕便:整體結構設計緊湊,體積小巧,重量輕便,便于攜帶和操作。同時,合理的機械布局也使得儀器的內部部件布局合理,易于維護和維修。
